

最新发布
更多>协会要闻
充分发挥瑶族医药的智慧和力量,瑶药浴、瑶药茶——亮剑战“疫情”!
充分发挥瑶医药特色优势,从预防进入治疗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协会合作单位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医院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的智慧和力量,在医疗救治中献计献策献药献方。
2月12日下午,来宾市西医、中医及瑶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首次会诊。市西医、中医、瑶医10多名专家对确诊的11名新冠肺炎患者分别提出西医、中医、瑶医诊治意见。专家组建议,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基础上,加入瑶医药内服+外洗方加以治疗。
会议现场
梁琼平、瑶医名老专家黄金官、冯旭参加会诊。 专家组一致认为,结合患者病理特征和当前季节湿气重这一实际,治疗方案侧重于中医的清热祛湿、扶正的治疗法,提高病人的抵抗力。
“瑶医与中医有相似之处,也有自己的特点。”名老中医(瑶医)专家冯旭介绍,瑶族先民在深山老林长期与寒湿气、瘴气等恶劣自然环境和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疾病经验,其中瑶药瑶浴功效明显。专家组建议,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基础上,采用"西医+中医+瑶医”治疗方案。
梁琼平介绍,根据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精神,金秀瑶族自治县发挥瑶医药优势,在大瑶山预防瘟疫的传统方基础上,根据新冠肺炎发病病因、病机和临床特点,我院瑶医专家组研制出具有清热祛湿、清肺止咳功效的瑶药茶、瑶药浴包及瑶药香包等投入到疫情防控中。
预防新冠肺炎瑶药浴包
主要成分:采用大瑶山特有的鸭仔风、九节风、鸡血藤、土砂仁等十几种经典瑶药配制而成。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缓解疲劳、养精提神。
规格:250g/包
用法:一次用1包,约用30-40kg开水(约100℃)将药包浸泡25分钟后,挤出药渣把水拌匀,待水温度适宜便可泡洗全身,无条件可淋浴,1-2天/次。
注意事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喝酒后慎用,孕妇禁用。
"瑶族药浴”是中华民族医药瑰宝,是瑶族人民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也是瑶医外治的一个好方法。它以多种植物药配方,经过烧煮成药水,药水放入木桶中,人坐桶内熏浴浸泡。
瑶族药浴
“瑶药浴主要是通过水的热效应,将人体皮肤的毛孔舒张,药物迅速渗透。瑶药中能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让血管开始扩张,药物自毛孔入主肺、膀胱经,偏行肌表,让人体各器官进入微循环调节状态,同时有大量汗液和毒素一起排出体外;促使新陈代谢加快,改善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彻底排除微循环障碍,总之人的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关,微循环障碍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
瑶药足浴
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因而早在几千年前,瑶族先民就很重视对双足的锻炼和保养,并运用足部泡脚按摩(足疗)来防病治病。
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加上地心引力的影响,血液回流时就特别费劲,如果脚部受凉,就会全身寒冷,机体抵抗力下降,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瑶药足浴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经常泡脚,不仅可以助心脏一臂之力,加速血液循环,加快体内新陈代谢,还可以刺激脚部的穴位和反射区,增强人体器官机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还达到缓解和消除疲劳的功效。
根据瑶医“三元和谐”论,三元(天、地、人)失谐可导致疾病发生。在大瑶山预防瘟疫的传统方基础上,根据新冠肺炎发病病因、病机和临床特点,瑶医专家组研制出具有清瘟化湿、疏风散热、清肺止咳、补元扶正功效的瑶药茶。
预防新冠肺炎瑶药茶
主要成分:采用大瑶山特有的黄花倒水莲、九节风、龙骨风、五爪风等十几种经典瑶药研制而成。
功效:清瘟化湿、疏风散热、清肺止咳、补元扶正。
用法:口服,每次用500毫升100℃左右开水泡2包,10分钟后即可服用,也可煎水当茶饮用。
规格:10克/包,10包/袋。
注意事项:孕妇、婴儿慎用。
从1月23日起,瑶医医院组织瑶药房人员加班加点配制瑶药茶,并及时把预防全县主要车站、大型超市及全县11个交通检疫点等人员流动密集的地方,开展免费饮用专家组研配的预防新型肺炎瑶药茶供应点,供广大群众免费饮用;同时对湖北(特别是武汉)返乡人员、金秀县一线防控人员、金秀县各行政机关单位、金秀县防控指挥部、金秀广大人民群众及来宾市防控指挥部免费发放预防瑶药茶。
10多天来,饮用瑶药茶的重点人员、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几乎没有感冒发热症状出现。专家组一致认同,中医、瑶医在防治疾病和提高抵抗力、免疫力方面具有优势。专家组提议,对有初期症状人员和重点人员,可以尝试中医、瑶医内服和外洗的治疗方案,提早介入治疗,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扩散。
瑶医瑶药是瑶族同胞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与疾病长期作斗争形成的自然科学,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瑶族人民的生存繁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为赢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的胜利也作出了应有贡献。